分類機制開放創新,反映當代創作發展趨勢 ,反映當代創作發展趨勢 藝術創作的實踐,具有反應時代脈絡的意義,「2020 高雄獎」的變 革之一,繼去年大幅改制變更為五大類後,
再次將原為「科技媒體 藝術」修正為「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 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運用靜態、動態影像、聲 音、數位或各式科技媒體,對媒體性與科技性媒介具創新表現與探 索之創作)。
另四大類則為:
書寫性暨書畫藝術 書寫性暨書畫藝術(傳統書畫類別或具 有書寫特徵、對書寫性媒介進行開放創新之創作);
繪畫性暨版次藝 術(以平面媒介或對繪畫性內容進行探索與操作之創作 術 );
空間性藝 術(以空間為展示場域 術 ,或其他具有空間表現特徵之創作);
計畫型 暨跨領域藝術(包含計畫導向之創作或具有跨領域精神與型態之新 類型創作,不限媒介為身體、表演性、事件性、參與式與計畫型 態),計畫型之創作應提供足具表徵其創作過程、執行計畫書、文件 等相關資料,並以已經完成之創作計畫為限。
在分類的擇定,亦容許參賽者自主選定類項,規劃單一系列組件, 完整呈現創作概念,今年更首創不再匿名參賽,開放評審委員與參賽者的直接對話,彼此有更充份的溝通;另外,在創作理念的書 寫,也放寬參賽者的表現空間。
參賽作品的尺寸規範也更明確。此 外,今年的國內觀察員特別邀請當代藝術界非常活躍的獨立策展人 王聖閎、典藏今藝術雜誌執行主編嚴瀟瀟,期能廣納觀點,強化媒 體發聲的力量。
在臺居住的藝術創作者皆可參賽 「2020 高雄獎」延續去年取消具中華民國國籍的徵件機制,凡持有在 臺居住證明者皆可參賽!
今年「2020 高雄獎」參賽者須於 108 年 10 月 1 日(星期二)至 11 月 1 日(星期五)期間至高雄獎報名網站完成線 上報名,上傳內容包含個人簡歷、作品資料、展示說明或圖示以及作 品圖檔以及計畫型參賽者須包含其計畫書 PDF 檔,如有動態影音作 品,
須上傳 Vimeo 或 YouTube 網路空間,或另附 DVD 光碟,高解析 圖檔亦可燒錄為光碟,掛號郵寄至 80460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 80 號「2020 高雄獎籌備會收」。
高雄獎得主可獲得50萬元,優選獎得主10萬元,入選獎3萬元。
徵件簡章可至高美館服務台索取或上高 美 館 網 址 下 載 , 網 址 : http://www.kmfa.go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