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數據載入中... |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聯展「視 維度」
花蓮縣最高藝術學府的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的教授群,在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教授聯展「視 維度」,今日2019/12/15(日)14:00於美術館一樓舉行開幕茶會。 出席盛會的貴賓有代表徐榛蔚縣長出席的傅廷暐執行長,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耀辰局長,花蓮前輩藝術家廖清雲老師、東華大學副校長林信鋒、花蓮縣洄瀾詩社余國強理事長、花蓮縣詩書畫協會李建迎理事長、藝術家徐敏珍老師等等花蓮藝文界人士出席參與盛會。參與聯展的教授們在現場為貴賓親自導覽解說。
今年的展覽主題為「視 維度」,視是指視覺,而維度除了是描述時空座標的參數,也代表一件事物的特點與面向。喻指每位教授在不同的時空座標,以不同的視覺觀看世界同時創作專屬的藝術作品。 藝設系的教授群將精采且多元的作品呈現在花蓮鄉親面前,每位教授作品皆有其特色,豐富且包容的特色正是藝術與設計學系的教學精神,藉此孕育藝設系的莘莘學子。 林永利從生活的體驗覺察四季運行,家旁庭園中繁花依時報信,以三角梅、蒜香花與蕨草為題的膠彩畫闡述此起彼落的滿庭熱鬧。 洪莫愁的早期「自畫像」以極簡的平塗色塊構成,「依偎」與「樹」延續了平塗的技法,線條則在不同的人生閱歷之後有了不同的改變。 黃琡雅的抽象作品呈現勇於挑戰新舊交替之融入精神;傳達出人與自然的統一,表達對宇宙生命的禮讚與對時間萬物的感嘆、感動。 田名璋展出的照片是延續複語系列作品的理念,將街頭中的物件影像與真實物件結合,作為攝影裝置呈現。 廖慶華以翻轉書法的創作方式詮釋創世紀的形式和內容,以手寫書法透過電腦科技的傳輸提出了新的思維與視點。 黃成永以VR與數位設計輸出呈現施工中的東華大學藝術學院與暫時借用原民院的藝設日常,石雕則呈現陽光投影在牆上立體交錯的感覺。 湯運添的油畫「異想世界」與「訂製真實」闡述跨越空間便象徵扮演了不同的人生角色,只有卸下面具之時真實的自我才會重新顯現。 吳偉谷的作品以厚重的實體詮釋形體的對應與力量的動能。形體在似靜非動的狀態下,結構在想像中緩緩移動著。 韓毓琦將海洋潮間自然景觀內化,以黑、藍、白色為基調,構築曲線的柔軟流動空間場,描述著人與海洋鏈接的情感、記憶與經驗的生命故事。 浪漫的蔡文慶以石雕藝術來表達:曾經是時間的記憶,階梯是成長的印記,島是心靈的新故鄉,雕刻是生命的反芻。 李駿成的「晴空樹」以人住居空間與綠植栽互動產生環境共生的集合住宅;「英倫情」以英倫風情打造歐風情懷的生活旅店。 李延祥透過創作單刷版畫尋找對話的窗口,和自然對話,和自己對話,和觀者對話。當美感與認知碰觸的刹那,自有一份狂喜。 徐明豐的版畫作品展示經營許久的「景觀空間」系列其中的之十五與之十六作品。 汪曉青的「七葉樹的果實」以具太陽光芒般的尖刺和鮮艷色彩之硬殼的樣貌,再現女性追求成長並擺脫父權的控制,仍重視外表而勝於內在的狀態。 胡朝景捕捉白牆上虛實交織的舞動樹影;似山似島的城市,在掠過天際的紙鶴陰影下更顯孤寂與超現實。藉由媒材與影子,呈現了野薑兩層不同的視覺維度。 羅凱以原色創造豐富炫麗的色彩,其中華爾茲樂曲的節奏,轉化成條理清楚的畫面,以及律動之感受;而滿溢的色彩如同絢爛的花朵,讓視覺的心理也隨樂章熱情搖曳。
十五位教授的精彩且豐富的作品體現了東華藝設系教授們在不同的維度觀看世界,以及他們對世界的深度思索進而化為藝術創作。歡迎花蓮的鄉親前來美術館觀賞「視 維度」聯展,一同探索不同維度的視覺美感經驗。
![]() 瀏覽數
![]() |